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下 >>课文练习 >>
《失街亭》同步练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4-05



失街亭


1、下列加线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等闲之辈:平常。  偏裨:偏将。


  B、马谡见事不:谐和,顺利。


  C、执手而言:握着手。  大哭不:止。


  D、而斩之:加在一起。   孔明流:眼泪。


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填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司马懿______而行,八月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


(2)是吾不识贤愚,______如此!各处兵将败损,惟子龙不折一人一骑,何也?


(3)众军惊惧,只得努力下山来冲魏兵______不动,蜀军又退上山去。


  A、倍道    以至    端然        B、背道    以致    岿然


  C、倍道    以致    端然        D、背道    以至    岿然


3、下列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孟达被乱军所杀——孟达被叛军的军士杀死。


  B、此地奈无城郭——这个地方怎奈没有城垣。


  C、吾等安归?——吾等能安全地归去吗?


  D、比及归营,早被魏兵占了——等到再回营中,营寨早被魏兵占领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它集中地描


     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和腐朽;反映了动乱人民的灾难和痛苦,以及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B、《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的《三


     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这部影响深远的历史小说。


  C、《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课文没有像其他回那样神话诸葛亮,而


     是把他写成有血有肉的人,尤其是“挥泪斩马谡”的情节,刻画出孔明爱才、惜才,不忍杀马谡的


     仁义心肠。


  D、从写作特点上看,《三国演义》的语言简练生动,鲁迅先生评价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


     俗共赏。结构宏伟壮阔,又不失严密和精巧。


5、下面对街亭的战略意义,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街亭失守,被魏军切断咽喉,前方大军就被切断了命脉。


  B、保住街亭,蜀军则无后顾之忧,大兵东进,长安可破。


  C、街亭乃蜀军回归汉中之要地,街亭失守,蜀军则有家难回。


  D、据史记载,街亭不过是魏蜀在此进行过一次战斗,而《演义》强调了它的战略意义,增强了小说的


     可读性。


6、《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个个足智多谋,所以许多战役主将失算事先都有人提醒,只是由于种种原因,


   主将并不采纳。关于这些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关于马谡的使用,先帝刘备告诫过诸葛亮,可是诸葛亮事先忘了这事,结果导致北伐失败。


  B、马谡在山上扎寨,王平也曾劝阻,但谡狂妄自大,一意孤行,结果带来了杀身之祸。


  C、发兵之前,诸葛亮曾告诫魏延:“前锋破敌,乃偏裨之事耳。”可结果魏延自行其事,兵困垓心。


  D、就连孟达也是不听诸葛亮的计策,自认为司马懿会上奏魏帝,延迟时日,可结果司马懿来了先斩后


     奏,孟达被乱军所杀。


7、下列各项前后语意有别于其他各项的一项是( )


  A、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B、贼兵纵有十万,不能偷过。


  C、马谡料守不住,只得驱残兵杀下山西逃奔。


  D、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


8、试根据古代章回小说回目的特点和课文内容,选出与“马谡拒谏失街亭”配对的一句( )


  A、武侯弹琴退仲达    B、孔明挥泪斩马谡


  C、周鲂断发赚曹休    D、孔明乘雪破羌兵。


9、选出用词准确的一项( )


  ①懿( )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②昭( )曰:“父亲何故自隳志气邪!男料街亭易取。”


  ③懿大( )曰:“若兵果在山上,乃天使吾成功矣!”


  ④马谡在山上见之,大( )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⑤懿( )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⑥谡( )曰:“丞相视某如子,……某虽死亦无恨于九泉!”


  ⑦参军蒋琬自成都至,……入见孔明曰:“昔楚杀得臣而文公( )。……岂不可惜乎!”


  ⑧大小将士,无不流( )。


  A、叹   笑   喜   笑   笑   泣   喜   涕


  B、服   喜   笑   喜   喜   哭   叹   泪


  C、叹   笑   笑   喜   笑   哭   喜   涕


  D、服   喜   喜   笑   喜   泣   叹   泪


10、请就下面两段自白,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斩了马谡,并说:“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


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已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


将士,无不流涕。


  这段自白,表现了诸葛亮对刘备的_____,也表现了他______。“无不流涕”反映了___________。


  《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曹操中周瑜计后,错杀了蔡瑁、张允。众将问起此事,曹操说:“二人怠慢军法,


吾故斩之。”众皆嗟呀不已。


  这段自白,表现了曹操_____的性格特点。“众皆嗟呀不已”则反映了_________周瑜计策所以能成功,


是因为利用了________的弱点。


  你能从《三国演义》一书中,再找出两个类似的例子吗?


  第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填空:


  ①《失街亭》节选自_____体长篇____小说《三国演义》。它的作者_____是_____时期小说家。


  ②《三国演义》原名《   》,这部小说以_______三国的兴亡为题材,描写了从____起义开始,到___


灭亡____统一为止,前后共九十七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斗争,这部小说是在_____文学和____


资料的基础上,经过作者的_______而形成的,它在政治上有明显的尊___贬_____的倾向。


答案:


 1、D


 2、C


 3、C


 4、C


 5、C


 6、C


 7、C


 8、A


 9、A


 10、忠诚   严于自责


     将士被诸葛亮忠诚、自责所感动,也表明对诸葛亮斩马谡的理解和支持。


     两个例子:


     ①第4回,曹操疑心吕伯奢告密,杀了他全家。


     ②第78回,曹操疑心华佗害他,把华佗杀了。


 11、①章回、历史    罗贯中  元末明初


     ②《三国志通俗演义》 魏、蜀、吴  黄巾起义  吴  西晋  民间  历史   再创造  刘、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失街亭》ppt课件(24页)
《失街亭》ppt课件(36页)
《失街亭》教案6
《失街亭》ppt课件16
马谡《失街亭》故事梗概
《失街亭》ppt课件15
《失街亭》ppt课件14
《失街亭》原文阅读
《失街亭》与《群英会蒋干中计》比较鉴赏
《失街亭》教学设计(2课时)
《失街亭》与《群英会蒋干中计》比较鉴赏实录
“失街亭”是诸葛亮的过错吗?
《失街亭》说课稿
《失街亭》mp3音频朗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失街亭》教案及练习
《失街亭》ppt课件13
《失街亭》综合能力练习
《失街亭》基础训练
《失街亭》阅读能力训练
《失街亭》ppt课件12
《失街亭》ppt课件11
《失街亭》ppt课件10
《失街亭》课堂实录
《失街亭》教学实录
《失街亭》flash课件9
《失街亭》课件8
《失街亭》课件7
《失街亭》课件6
《失街亭》课件5
《失街亭》课件4
《失街亭》课件3
《失街亭》课件2
《失街亭》课件1
《失街亭》课件
《失街亭》教案4
《失街亭》教案3
《失街亭》教案2
《失街亭》教案1
《失街亭》教案
《失街亭》教学方案设计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