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期末试卷 >>
人教版高中第三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1-01


期末试题(一)

 

第Ⅰ卷(共60分)

 

一、(40分)

1.选出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q@)约          g(n           ji8

B.游shu#         g#ng          chu3i

C.吸r(n         水(f*            xi1n

D睚眦y2 z@       伎俩j@ li3ng      惴(zhu@

2.选出对加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

A.众口金(熔化)      销骨(诽谤)    (后代)

B.不而遇(约定时日)   骂槐(沧桑)

(多而重复)

C锦还乡(穿)       一钱(占有)    (梦中惊骇)

D.泽后世(覆盖)      言简意(完备)    (没有脚的虫)

3.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金榜题名         随俗为变            如坐春风

B.生杀与夺         游刀有余            抛头露面

C.豁然开郎         入目三分            莫名其妙

D.淆乱乾坤         大吹大雷            满诚风雨

4.改正下边语句中的错别字。

[    ]

A.这可真是另人高兴的事。       B.他们之间即有联系又有区别。

C.高与低是一对反意词。        D.我以经明白了这个道理。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他勤奋工作,努力钻研,著书立说26本。

B.题海战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有关方面应该引起重视。

C.空军某部三年来为林区义务植树,用于飞播的飞机达200多架次。

D.这图片上的两只过去的东北虎、华南虎,不久可能灭绝。

6.选出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李校长总结说:“张教授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他的抛砖引玉的发言对我们很有启发。”

B.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生活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C.初中毕业后的第一个同学聚会上,我不期而遇地见到了许多同学。

D.他的心理素质非常好,即使面对老师的批评,也能从容不迫

7.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1)疾

A.声非加也(   

B.君有在腠理(   

C.虽乘奔御风,不以也(   

2)道

A.闻有先后(   

B.会天大雨,不通(   

C.后世之谬其能而莫能名者,何可胜也哉(   

D.师之不复,可知矣(   

E.策之不以其   

8.在横线上填写语句。

A.千里之行,________

B.失之毫厘,________

C________,贫贱不能移,________

D.句有可削,________;字不得减,________

E.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F.是故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G.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

H.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琐忆》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本大题共20分)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eq \x(A)eq \x(B)”。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的时候,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鲁迅多疑。”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总之,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相埋没。我于是相信了,不敢去接近他。不过也曾有过一个时期,的确很想见见鲁迅先生。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为了避免反动派的检查,他不断更换笔名。我当时初学写作,也在这个副刊上投稿,偶尔写些同类性质的文章。我的名字在文艺界是陌生的,由于产量不多,《自由谈》以外又不常见,那些看文章“专靠嗅觉”的人,就疑神疑鬼,妄加揣测起来,以为这又是鲁迅的化名。他们把我写的文章,全都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并且施展叭儿狗的伎俩,指桑骂槐,向鲁迅先生“呜呜不已”。自己做的事情怎么能让别人去承担责任呢?我觉得十分内疚,很想当面致个歉意,但又害怕鲁迅先生会责备我,颇有点惴惴不安。正当想见而又不敢去见的时候,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却不期而遇地晤见了鲁迅先生,互通姓名之后,鲁迅先生接着说:

“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哩。”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我立刻紧张起来,暗地里想:这回可要挨他几下了。心里一急,嘴里越是结结巴巴。鲁迅先生看出我的窘态,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

“你真个姓唐吗?”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说着,就呵呵地笑了起来。

我先是一怔,接着便明白过来了:这指的是他曾经使用“唐俟”这笔名,他是的确姓过一回唐的。于是我也笑了起来。半晌疑云,不,很久以来在我心头积集起来的疑云,一下子,全都消尽散绝了。

从那一次和以后多次的交谈中,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或者倒可以说,恰恰是由于这一点,反而更加显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和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正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进化论牵制过我,”鲁迅先生接下去说,“但也有过帮助。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这一点终归是好的。人的思想很复杂,要不然……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嗯,还有虫豸。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鲁迅先生沉默了,眼睛望着远处。

如果把这段话看做是他对“eq \x(C)”的解释,那么,“eq \x(D)”呢?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是决不宽恕,也决不妥协的,也许这就是有些人觉得他不易接近的缘故吧。据我看来,“横眉冷对”是鲁迅先生一生不懈地斗争的精神实质,是他的思想立场的概括。就战斗风格而言,又自有其作为一个成熟了的思想战士的特点。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讽刺显示他进攻的威力,而幽默又闪烁着反击的智慧。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鲁迅先生的后期杂文,几乎都是讽刺文学的典范,他的谈话,也往往表现了同样的风格。

9.文中ABCD四个空格分别两两相同,先写出相同项的字母,然后填写诗句内容。

10.这两句诗在全文中起到________作用。

11.没同鲁迅先生相识前,鲁迅先生在作者心目中是________的(限六字以内回答);可当相识后,却觉得他始终是________的(限四字以内回答)。

12.“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这句话中的“变猴子,变虫豸”是指进化论的局限,有人尤其有的青年还在________(限两字回答)。

13.“鲁迅先生沉默了,眼睛望着远处。”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限四字以内回答)

14.如果用一个对偶句来概括节选部分(也是全文的)思路,请你写出上句:

________,对待反动势力毫不留情勇敢战斗。

 

第Ⅱ卷(共90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却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①重以周:严格而又全面。②轻以约:宽容而又少。③求:研究。④艺人:有才技的人。⑤详:详尽,全面。⑥廉:少。⑦已:太、甚。⑧用:指本领、才能。⑨是之谓:这就叫做。

15.用自己的话回答“古之君子”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要求。

1)对自己:______________

2)对别人:______________

16.“求其所以为舜者”的意思是:________

17.“却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可用成语概括为:________

18.将[]内的文字用“/”断句(注意:只断句,不要求写上标点符号)。

19.“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可用成语概括为:________

20.“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的意思是:________

21.通读节选的两段文字,作者对“古之君子”持________态度;对“今之君子”持________态度。(每处均限两字回答)

22.结合本学期学过的几篇文言议论文,从语言风格和论证特色上看,可推断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从学习发表的作用看来,作文可因阅读而产生效果,但这效果绝对不是模仿抄袭而来,必须是由阅读所得知识的转化运用,而促进自己创造性思维所起的作用。①

我们要学生多阅读、吸取多的知识,这所吸取的知识,要有机会转化运用,锻炼灵活的思想,学习创造性的写作,以增强发表的能力,乃是学校语文课必要的训练。在这方面,教师的任务便是:②

(一)

学生对于阅读感兴趣时,往往就产生写作的自发动机。如若学生没有自发的写作动机,教师则须利用种种策略,以引起写作的动机。如阅读一篇论文后,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观察一种现象后写解释,讨论一个问题后写提要、写结论或感想等,皆系良好的练习机会。③

学生有了写作的动机,便会喜欢写作。不独遵从课程的安排,在作文课内写作,而在课外也会寻找机会来写,借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对问题的观点、学习的心得等。④

(二)

在一个班的学生中,关于语文写作的能力,难得一致,总有多少的差距。教师的指导,当然用不着均等。据语文课负责的教师采取科学方法,调查其所教中师班内学生的意见,结果显示有约半数的学生表示需要教师的指导。这包括较充分的解释题目、提出写作原则、指明参考书刊等;有的学生要求先示范例;但也有学生希望教师少加限制,多给自由,使得可表现个人思想的独特性。⑤

这种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用为教师实际指导的根据。学生表示需要指导的,教师自当给予指导,以应其需要;并着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中表示不需要指导,但希望教师提出多的要求,教师对于这些学生当然不必强加指导,而可按照其能力、兴趣与学习经验,提出多种要求,要求他们不模仿抄袭,而能独出心裁,发挥自己的创见,将写作的意义、内容与语句结合,提高标准,希能达以逐步上升的目标。⑥

教师对于所教的学生们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确是切实的教学凭借,并表现了民主的教学作风。⑦

(三)

学生的作文完成后,给予评定,可有4种方式进行:⑧

1.教师单独评定这是西方与我国学校极普通的惯例。不过,由教师一人评定,必须避免主观性的记分数或批等级。为着判断公平起见,须先提出评定的标准。按标准记分批等,当较客观,而可减少偏见。为着启发创造性思维,其标准当以灵活性、新颖性、首创性、精致性与意义正确丰富为根据。⑨

实际上,对学生的作文评分,乃是用数量解释质量,这只给学生一种百分数中的位置,而对于作文的优点与弱点在那里没有指示,即是对于以后作文上的改进,没有根据。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加评语。评语普通应用的有两种:一为全篇的总评语,一为分段的小评语,按作者教学的经验,学生很欢迎小评语,因为小评语对他们是直接的指引与中肯的启发。⑩

2.学生自己评定当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自己看看是否满意,可作出评定,并检阅用词是否适当,意义是否需要补充,或语句是否需要修饰等手续上的调整,这是有好处的。不过,如作重要的修正,则难超越他自己原有的水平。

3.同学间交互评定这乃是一件不很客易的事情。因为班上作文成绩优良的学生或可办到而少问题;可是这样的学生为数极少,而大多数学生对于内容的抒情表意与措词的妥当性、前后段落的融合贯通等情况,都不易下判断。但亦可偶尔尝试,最后还须教师检阅加评。

4.师生合作评定即是教师与每篇文章的作者两人共同阅卷。阅后可讨论其中的优点与欠妥之处,共同商议决定后,由作文的学生自己改正。这是作文评定最妥善的办法;并有两项显著的优点:第一,如有错误,可以当时改正,印象深刻,以后不致重犯同样的错误;第二,如若写作优良,获得教师的及时反馈,这对于以后的写作,可有遵照的标准,而易于进步。

23.第二段中的“这方面”具体是指:

24.分述部分(③— 自然段)可分三部分,(一)③④段,(二)⑤⑥⑦段,

(三)⑧— 段。根据各部分内容,依次在原文(一)、(二)、(三)处加上小标题。

25.据作者的观点,四种作文评定方法中最好的一种是:________(写小标题),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种方法的优点。(限10字以内)。

26.通读全文,你认为这篇选文的关键词是________(限五字以内回答)

五、(10分)

27.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请你从语文学习习惯(书写、标点符号使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包括观点)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写出具体意见。(注意条理,不超过60字)

成功与失败简析

“成”多用在形容人们为人处事中好的结果,“失”则容易使人一见便有些“生畏”,不论是丢失东西还是失去机会,总归是个坏的兆头,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成”与“失”是一对不相融的反义词。

“功”最初始的意思在于形容行军打仗过程中取得的优秀的成绩,后来便泛指作出的巨大贡献。贡献大,就会受到重视,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地位,所以,人们都喜欢“功”。“败”就不同了,它会使人处于紧张、窘困等状态之中,还容易造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后果,让人一蹶不振,因此,“败”便成了反面形象的代表之一。由此可见,“功”和“败”又被列入了反义词的队伍之中。

“成”、“失”、“功”、“败”交叉组合,便构成了“成功”与“失败”。“成功”和“失败”的含义,是人们自己附加上的,所以它们也不会有绝对的界限,任何事情,往往都是围绕“成功”与“失败”展开周旋,一不留神,就会作出抉择,因而每每遇事,不必把“成”“败”看得过重,跨过一步,展现在面前的就会是另一个世界。

六、作文(60分)

以下两题任选其一:

1.文题:我理想的语文课

2.文题:语文课的不足之处

总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要说真话,表达真实的情感。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字书写美观、标点符号使用规范者,可加13分;文字书写潦草、难以识读者,可扣13分;每四个错别字或不规范的标点符号扣1分,扣满5分为止。

参考答案

一、

1D  2B  3A  4A.令  B.既  C.义  D.已  5C  6B

7.(1A.强,猛烈   B.病  C.快、迅速

2A.道理  B.道路  C.说、表达  D.风尚  E.方法

8.略

二、

9AD同:横眉冷对千夫指。BC同:俯首甘为孺子牛。

10.提起总纲

11.不容易接近。平易近人。

12.退化

13.承上启下

14.对待进步青年平易近人、热情帮助。

三、

15.(1)严格、全面  2)宽容而少

16.探求舜之所以成为舜的原因

17.见贤思齐

18.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19.自欺欺人

20.不用一般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21.称赞(或肯定)。批评(或否定)。

22.韩愈

四、

23.要学生多阅读、吸取更多的知识并转化运用,锻炼思想,学习创造性写作;增强发表的能力。

24.(1)引发写作动机。(2)按学生需要分别指导。(3)作文评定。

25.师生合作评定。改正及时,反馈及时。

26.创造性思维

五、

27.(略)

六、(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福州八中2011届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岳池中学高2012级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期期末练习题
驿马中学2009-2010学年度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湖北2007-2008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成都七中2006-2007学年度高二年级上期期末考试
成都高2008级2006--2007学年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
2008届四川绵阳高二语文上册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内江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终考试试卷
临沂市2004——200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05-2006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卷
厦门市同安区2005—2006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测试题
宿迁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
人教版高中第三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二)
嘉峪关市二中人教版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