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高考作文指导 >>
高考前作文备考仍需“读”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5-01


  高考将至,对于作文,很多同学都是一筹莫展的。每周一次的作文(有些学校甚至每周2-3次),可谓是写到山穷水尽了,一些例子和生活中的一些事已不能用“熟”字来形容了,恐怕用 “烂”都不为过之。每次作文,特别是高考前的每次作文,同学们越写越觉得没有东西可写,硬是要写的话,要么就是搜肠刮肚,要么就是一脸惘然。在这时候,同学们要清楚认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即使是分秒必争的高考前,我们也不要忘记:要想有源源不绝的“活水”,我们仍需去“读”。 
  我这里的“读”指的是阅读报刊,也就是说,在紧张的高考备考后期,即使再忙也不要放弃阅读报刊的这习惯,那可是我们作文“活水”的来源,那可也是我们提高作文分数的捷径。在此,笔者并不主张高考前还是像以前一样,什么都读。在这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有目的,有选择的去读,并且还应懂得在有限的阅读中去拿我们所需要的东西,以下笔者就列举一下读报刊时我们应拿哪些东西:

  一、阅读报纸杂志,拿其中富有时代气息的例子。据2005广东高考语文评卷抽样调查显示:考生的选材(含论据)虽说广泛,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但都集中于一些常见的例子,而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屈原、苏轼、李白、杜甫,这些例子(论据)难免给人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之嫌,影响了文章的得分。由此观出:高考作文选例也得符合市场经济的定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们都知道,第一个比喻女人是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比喻女人是花的是人才,第三个人比喻女人是花的就是蠢材了。作文也是一样,人云亦云,难免有落入俗套的感觉,这种作文肯定不会高分。那我们怎么样写才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生活,关注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尽量从每天的报刊上获取一些新鲜而又富时代气息的例子,避开千人一面,让评卷的老师眼前一亮。例如,给出的作文话题是“责任”,我们不仅能想到古代王昭君为了承担大汉与匈奴和好的历史责任,宁愿思乡至死,青冢朝汉。也应该想到孙中山先生为了扛起“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历史责任,不惜流亡国外,颠沛流离,几经生死。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最近的报刊上积累到一个新鲜出炉的例子,就是一个人用一匹马,创造了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他是2005感动中国的获奖者王顺友,这个例子既贴题又富时代气息。还有,在报刊上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2006年3月3日的《南方日报》里就有一篇文章叫《濮存晰的责任意识》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只要我们能坚持读书看报,新鲜的例子(论据)俯拾即是。

  二、阅读报刊里的散文、小品文、小小说等,通过阅读别人的文章来获取共鸣,然后再借助共鸣来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与写作欲望。2005广东高考语文评卷抽样调查说:同学们作文最缺乏亲身亲见亲闻的切身感受。的确,生活虽然时刻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并不都能去发觉和感受它们,它们总在我们的不经意间悄悄溜走。即使有所感受,因为时间地点却难以使其成文,过后便属过眼云烟。再者,我们众多的高三学子每天都是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见闻少是客观事实,但话又说回来,这并不等于没有,在我们的生活里,即使再平凡也会有感人的故事,看我们能否挖掘出来,正如美学家罗丹说:“生活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长时间坐在教室里的高三学子,又是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挖掘出来的呢?这一点,笔者颇有感受,笔者是一个高三的语文教师,生活和同学们一样,但笔者却注意在有限的空间里去观察和感受生活,然后写点生活感受,发表于报刊。当然,笔者也有“山穷水尽”之时,每每这时候,我首先是阅读别人的作品,通过共鸣去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再次下笔时,顺如流水。例如我阅读了小品文《家有富邻》(见2006年2月25日的《南方日报》),那篇文章讲述了自己和邻居因为大家互不谦让导致两家水火不容,也因为自己的不经意谦让却意外地使两家友好起来。读完此文章,觉得文章所言甚是:你用什么心去播种,将来就会收获怎样的果实。于是,我眼前不断地浮现出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闻,我趁热打铁,将我自己亲身亲见亲闻的毫无保留地展现于纸,最后这“同工异曲”也发表在报刊上。所以我们说,阅读别人的文章,它能激起你的灵感,勾起自己的所见所闻,使你心中满是感怀,要写出生活感受,自然就不难! 

  三、阅读报刊上评论性的文章。这样既可以了解最近发生的事,也可以学习别人对发生的事是如何评价的。这样的阅读不但能培养自己对一件事的看法或立意,还可以让我们学到写议论文的技法等,可谓一举多得。如果我们能这样做,高考作文就不会出现2005广东高考语文评卷抽样调查说的那样:立意高,内容深刻的文章不多,不少同学虽然能提出一个中心论点,但议论深入不下去,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的现象。例如2006年3月2日的《南方日报》有一篇评论性的文章叫《期待“完整的雷锋”》,里面深刻地阐述了偶像的“完整”更能让人亲近,文章立意深刻,道理充分,语言柔中带硬,确实是议论文的典范之作。再如,2005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的光芒》,其高分的理由是:这篇文章立意较高,观点正确,材料典型,能针对现实,富有时代气息。当然,这篇优秀之作很大程度归功于小作者平时的用功训练,但笔者还是认为小作者的成功与他(她)平时注意读些评论性的文章是分不开的,因为他(她)那篇优秀之作吸收了2004-2005年各大报刊上关于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的许多优秀评论文章。如果认真阅读和善于学习了,肯定收获不少。因此,我们的高三学子如果能在“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来阅书看报,我相信这对大家的高考作文是非常有益的。

  综上所述,我们高三的学子不能因为时间的限制,就放弃了阅读报刊的习惯,那可是我们源源不断的“活水”呀!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作文题目汇编及解析
议论文写作方法技巧ppt课件
202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高考作文出彩有技巧
2022年浙江省各市高三下学期作文题目汇编
“个人修养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影响”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两篇
2022年湖北省各校高考模拟作文题目及范文
2022届武汉高三二月调考作文“朱光潜先生《谈美》”导写及范文
2022湖北三月调考作文:“逃离倦怠,呼唤健康”主题演讲稿(解析、标题、佳作)
2022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作文题目汇编
山东省各地2022届高三模考作文汇编
作文指导:议论文论据的收集与整合ppt课件
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的分析ppt课件
议论文写作之开篇破题pptx课件(43页)
北京市2022届高三各区一模微写作题目汇编
审题立意训练ppt课件
新高考之《红楼梦》微写作专练
高考材料作文的点题扣题技巧ppt课件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选择题60题练习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上期末写作汇编
2022届高三各地最新模拟作文试题及范文
作文讲评“感谢拥有,感谢没有”ppt课件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作文
材料式议论文写作指导(一)选准角度,确立论点——-审题立意ppt课件(二)
材料式议论文写作指导(一):选准角度,确立论点——-审题立意ppt课件
演讲稿的写作ppt课件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微写作汇编
高考漫画作文坚持原则ppt课件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时评ppt课件
2021年北京市语文高三一模微写作汇编
2021届高三四月模拟考试热点作文题目
2021届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作文题汇总
2021年北京市语文高三一模作文题目汇编
高考二轮复习中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与议论文写作增分方法探讨ppt课件
2021年广东省高三一模作文题目汇编
高考复习:独立春风看牡丹------ 作文题型
2021年浙江省高二语文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用思想点亮观点——观点三维生成法及运用ppt课件
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二(上)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2021年高考作文有关春晚押题预测
厚植家国情怀,写好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审题立意ppt课件
高考作文专题提升思维导图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