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综合教学指导 >>
久违了,初中写字教学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5-04


会员:星飞 友情提供

久违了,初中写字教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教育部接连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一再强调要加强中小学的写字教学。这一个个重要文件,唤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上了年纪的人大概都会记得,小时候,写字是做学生的家常便饭,写大楷字、写小楷字、抄写课文、抄写生字……不但学校里抓写字,家里父母也抓;不但小学阶段抓写字,初中阶段也抓。后来到了子女辈的做学生,看不见他们的写字作业,似乎感到写字被遗忘在角落里了。这一次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写字教学,确实给人一种久违的感觉。再三思考,写字教学的确重要,不妨在此作一番探讨。笔者是初中教研员,仅就初中的写字教学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  初中写字教学的断层
    写字教学在小学阶段是被重视的。小学阶段是学生识字写字的启蒙阶段,自然而然会将写字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到了小学毕业,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写字能力,能够运用所掌握的识字量写成象样的文章。于是,到了初中阶段,写字就变成语文教学上可有可无的内容。再加上急功近利的应试思想仍在作祟,谁还愿意把时间投入到写字教学中去呢?因此,初中的写字教学往往很容易被忽视、被淡化,形成初中阶段写字教学的断层。
    初中写字教学的断层是在何时形成的呢?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建国以来教学大纲对初中写字教学规定的内容。
    1956年教育部颁发《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在“文字”教学内容中规定:“在文字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明了汉字的形体结构,学会简化汉字的写法,养成写字写得正确清楚的技能、技巧和良好习惯。……然而必须正确地对待现行的汉字。写错字,写字写得模糊不清,无论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纠正的。目前我们还在使用汉字,就必须通过文字教学消灭写作中时常出现错字和书法过分潦草的现象。”在初中第二学期“教学大纲”中还明确规定了写字的要求:“正确,清楚。”
1963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中规定:“识字和写字教学,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要继续进行。”并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中指出:“写字教学和识字教学是直接联系的。写字要进行严格的训练,要求一笔一画都写得正确,写得工整,要求纸面干净,行款整齐。字迹潦草的现象,敷衍塞责的态度,一定要纠正。”“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种种基本训练都要在多读多写的实践中反复进行。”“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说话,朗读,写字,作文,都要以身作则,在教学中力求做到不出错误。”在初中一年级的“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练习写字。”
    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中指出:“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字要规规矩矩地写,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要指导学生多读多写,勤学苦练……”在“各年级读写训练要求”中规定初中一年级的要求是:“在小学的基础上,……继续练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初中二年级的要求是:“继续练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
    上述的几个大纲,都有要求在初中进行写字教学,而且教学内容和要求都规定的比较具体。在1986年以后的教学大纲中,就没有单独、具体地规定写字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仅仅把写字的要求放在“写作能力”的教学要求中去。例如:
(1986年的大纲笔者暂缺,但1990年的大纲是1986年大纲的修订本,规定的内容基本相同)
    在初中一年级“写作能力”中要求:“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型规范,字体端正。作文书写要行款格式正确,卷面整洁。”(1990年大纲)
    “写作能力: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做到……不写错别字……书写规范、工整。”(1992年大纲)
    “写作:不写错别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000年大纲)
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制订之前一定阶段语文大讨论的总结性文件。因此,大纲可以反映出每一个阶段的教学情况。从上述大纲对写字教学所规定的内容比较起来看,无庸讳言,写字教学的断层大致是在八九十年代形成的(文革期间的教学处于混乱的局面,自然也是一个断层,这里且不说它)。在这一时期,改革开放之后的教育形势欣欣向荣,人们的思想从应试观念向素质教育观念转变,这是可喜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变化。但是,人们强调了素质教育,强调了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无疑是正确的。同时却也忽视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写字能力。以致于到了九十年代末,学生写字能力差的严峻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人们才意识到写字教学的重要,才认识到写字乃是学生终身受益的立身之本。因此,笔者认为,八九十年代是初中写字教学的一个断层,这并非危言耸听,也并非诋毁改革开放以后教育的大好形势,只不过认为是人们一时的疏忽而已。
    二、初中写字教学的曙光
    1998年,语文教学引起了整个社会的特别关注,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台等传媒接连不断地批评语文教学。有的从子女的作业里感到语文教学的“残酷”,有的从自己做学生的经历“控诉”语文教学,有的从课本、教参、考卷中大找问题,大喊语文教学“误尽苍生”,还有几个大学生对语文教学更是深恶痛绝,编辑了一本“黑皮书”,自认为是一本批判的书、控诉的书、伤心的书、拯救的书,封面上赫然印着“世纪末的尴尬”。冷静想一想,我们语文教学确实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学生写字能力差,字写得不好,错别字很多,这自然成了一些人批评的“把柄”。也就在这似乎最“黑暗”的时候,语文教学迎来了教学改革的曙光。
    1998年,国家教育部确定湖北省荆门市、山东省烟台市、福建省莆田市等七市为中考语文改革试点城市。当年的这七份中考改革试卷,有部分试卷将写字能力的考查作为命题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里面有两种考查形式:
一种是考“卷面”,如荆门卷,卷头注明“卷面书写4分”,“评分说明”中规定:“卷面书写分四等评分:一等:4分,书写流畅,字体美观、规范,卷面整洁;二等3分,书写流利,字体端正,较规范,卷面干净;三等2分,字迹清楚,容易辨认,书写不够规范,涂改较多;四等1分,字迹潦草,不易辨认,书写不规范涂改很多。”又如烟台卷,在“评分标准”中说明:“卷面分:整个卷面(重点是作文部分)字迹特别工整、特别整洁者,可以加1—3分;字迹特别潦草、款式不当、涂改严重、很不整洁者,可以减1—3分。无论加分、减分都需做记录备查。”
    另一种是考“抄写”,如莆田卷第1题:用正楷把下边汉字依次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写得清楚、匀称、整洁。
卵囊醺腻衾圜瞻仰滑稽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田字格略)
本题的“评分标准”是:(5分)抄写不正确、写错字的,每字扣0.5分;书写欠清楚、匀称、整洁的,酌情扣分。负责命题的许更生老师说:“旗帜鲜明地把‘汉字书写’(抄写)单独立项,专门赋分,进行检测。当然,为了不使人产生这是小学考项的简单重复、过于‘小儿科’的错觉,我们对所要求抄写的二十个汉字是经过再三斟酌并精心挑选的。其出处有三:一是在初中大纲要求增加的一千个生字的范围之内;二是初中课本练习要求抄写或熟记、掌握的生字;三是取自要求背诵、摘录的名家名篇(诸葛亮的《出师表》)。”
在试点改革卷的带动下,许多省市的中考卷纷纷仿效。福建三明市中考的“写字”试题较具特色,例如,1998年中考卷:认真看懂修改符号,然后将修改稿抄正;字要写得清楚、匀称、整洁。(抄写格子略)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的辛勤的刻苦的练字分不开的。他曾经在兰亭阁练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兰亭池的水都被染黑了。王羲之的勤奋精神。由此可见
1999年中考卷: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话,先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标点符号;然后将这段话抄写在格子里。字要写得清楚、匀称、整洁,并注意标点符号的书写。(抄写格子略)
字,写得清楚,人家容易看   写得美,人家喜欢看   常常有些来信或文稿,字不只潦草,而且怪形怪状,看起来是灾难。是我已老得成了“文盲”   还是他们写的是“天书”   我们是人,绝不能写“天书”。
2002年中考卷:在下面“文摘卡”上,抄写第③段文字。(文摘卡略)
我真的是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文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惜和喜爱。
尽管各地中考对写字能力的考查,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考法,是否妥当、科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但可以肯定的是,重视写字能力的考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形成了共识。中考命题的这种改革,振聋发聩,切中时弊,势必对初中写字教学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初中写字教学的复兴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这次改革,也是初中写字教学的划时代的复兴。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特别指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要加强写字教学。”这条指示像一声春雷震撼了祖国大地。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将“写字能力”摆在各种能力之首,是历来初中教学大纲所没有的。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第四学段(7—9年级,即习惯上称为“初中阶段”)的“阶段目标”中指出:“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揩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规定的如此具体,也是史无前例的。
    2002年5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阐述了写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规定了写字教学的要求:“中小学写字教学要使学生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习写毛笔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并有一定的书写速度。具备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能力。”提出了写字教学的评价意见:“应该通过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要特别防止用大量、重复抄写的惩罚性做法对待学生。一般情况下,不应要求学生背记文字、书法的知识。全体学生的写字习惯,基本的写字技能,应成为教师水平、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一个方面。”
    现在,新课程在课改实验区刚刚实施,笔者就欣慰地看到,语文老师的办公桌上,有了写字簿,有了字帖;有的老师还特意安排了写字课。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无本、无序”的问题。
    “无本”,即教本和写字本。“纲”有了,“本”却欠缺。现行的新课程教材,对于写字教学内容的编写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课本几乎无法作为写字教学的凭借。老师们只好各显神通,找来各种各样的字帖,有的还认真研究课标中规定的“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究竟是什么样的字体。写字本也成问题,有采用“田”字格的,有采用“回”字格的,也有采用空白格子的,等等。写字教学应该有具体、统一、规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无序”,即没有教学程序。循序渐进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当前的写字教学因刚刚起步,无序在所难免。无序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对待写字教学的态度不一,有的老师非常重视,利用下午课前15分钟的时间,专门开设写字课;有的重视不够,有的甚至仍然无动于衷;重视起来的老师,写字教学也存在着无目的、无计划、无步骤等现象,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无本”是根本问题,如果有了序列清楚的写字教材,“无序”的问题就能够解决。因此,写字教学应该尽快地走上正规化的道路。
    如何搞好新课程要求的写字教学,这是新课程实施阶段急需研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先上马,后备鞍”,随着写字教学的深入发展,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完善地解决。我们坚信,初中写字教学必将迎来灿烂的明天。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农村初中生读写融合的教学策略初探
自读课文教法探索——从旁批入手
名著阅读不容易,读写画练来助力
如何培养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反思
“农村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
魏书生的三种教学方法
利用语文课本培养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编写导学案的问题与思考
衡水中学教学要求和上课要求
为啥元稹李绅叫元九李二十二
教师五心是指什么
上好公开课的技巧
给初一新生的第一堂语文课---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2
世界级知名教师的有关教学的建议
浅议如何打造“以学为主“的语文高效课堂
不要拿天赋来吓唬孩子
优秀教师必知的课堂教学经验
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心中有学生,线上有精彩
教学指导:一节好课的五个基点
结对帮扶: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复习课
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
2019年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清单
预习课文:预习什么——预习的内容
如何提问教学建议
如何考试教学建议
如何上课教学建议
如何备课教学建议
教师要唤醒读书意识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中学语文教育方法探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
有一种品质叫坚持
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
资优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群体研究
学会用心,细节决定成败
寻找那奇妙的“切口”
游戏是道“甜点”
收获在弘扬民族精神月
暑假研修日志
课内预习内容(模板)
追求课堂教学之美——“走进课堂”系列活动有感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师生价值取向引领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重点高中课堂教学文化重构研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