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诗词鉴赏阅读 >>
杜甫《阁夜》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8-13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作者流浪到三峡附近,在冬日夜宿阁楼时的所见所听所想所感。
B. 首句的“催”字写出冬天夜长昼短,光阴荏苒,岁月逼人,给人紧迫压抑之感。
C. 颔联写了三峡夜晚之景,两句均从侧面烘托出局势动荡战争频仍的时代气氛。
D. 本诗大开大合,气象雄盖宇宙,笔势沉郁精悍,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的气概。
15. “沉郁顿挫”是杜诗的风格,“沉郁”是指内容深广,感情深沉,请结合诗的后两联谈谈“沉郁”的特点有怎样的表现。
 
 
 
 
【答案】
14. C   
15. ①杜甫流落三峡,却心系战乱中的百姓,个人的悲痛源于对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
②一世之雄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的情绪。
③相比现实生活中民不聊生,作者的寂寥孤独无足轻重,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痛苦。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词鉴赏能力,具体包括:句意的理解,内容的把握,情感的概括,手法的分析等等。作答本类题型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针对选项回到原诗句中去,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比较、辨析,需要联系上下文体会,死抠字眼。
C项,“……从侧面烘托”错误。颔联上句为正面描写。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风格特点的鉴赏能力。作答本类题型,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理解题干中的“沉郁”是指“内容深广,感情深沉”,确定答题区间为“后两联”,然后从内容、情感两方面分析其诗歌风格特点,注意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分点作答。
颈联写道:“野哭千家闻战伐”写听到征战的消息,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诗人心系为战乱所苦的百姓,对百姓苦难展现深沉的忧思。
“夷歌数处起渔樵”写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其中,“数处”指不止一起。诗人地处偏远的夔州“野哭”、“ 夷歌”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尾联写道:“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诗人)极目远眺夔州西郊的武侯庙与东南的白帝庙,一世之雄,他们也成了黄土中的枯骨。英雄的业绩最终成了黄土。人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了。诗人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运用典故,在比较中含蓄而深沉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通过对“卧龙跃马终黄土”的描述,自然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他是贤是愚,都烟消云散了。而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我的寂寥孤独,也就算得了什么,通过对比,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阁夜》练习ppt课件
杜甫《阁夜》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杜甫《阁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阁夜》导学案2
《阁夜》ppt课件(23页)
《阁夜》课堂实录
《阁夜》教学反思
《阁夜》说课稿
《阁夜》ppt课件(16页)
杜甫《阁夜》教案3
杜甫《阁夜》教案2
《阁夜》教学实录
杜甫《阁夜》练习题
《阁夜》ppt课件(36页)
《阁夜》导学案
《阁夜》学案
《阁夜》ppt课件6
《阁夜》鉴赏2
《阁夜》ppt课件5
《阁夜》flash朗读
《阁夜》ppt课件4
杜甫《阁夜》ppt课件3
杜甫《阁夜》ppt课件2
杜甫《阁夜》wav音频朗读
杜甫《阁夜》ppt课件1
杜甫《阁夜》教案1
《阁夜》教学要点
《阁夜》原文和译文
杜甫《阁夜》诗歌鉴赏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