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茅盾《石碣》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茅盾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9-12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   碣 
茅盾 
玉臂匠金大坚还没刻完半个字,忽地又是扑嗤一声的笑起来,抬头望他的秘密工作中的伙伴。 
“金二哥,又笑,怎的?” 
靠在太师椅上慢慢地摸胡子的圣手书生萧让轻声说。胡子,原来只有稀落落的几根,又很短,然而只要左手空闲着,萧让就总得去摸,这和他的喜欢轻声儿,慢慢儿,两字三字一顿的说话的方式,都是新近才有的习惯。 
“萧大哥,你真是活像智多星吴用了!再过几天,我就管你叫智多星罢!” 
萧让得意地摇着头,随即把脸色放得更庄严: 
“我说,金二哥,怨不得,吴军师,那样叮嘱我来。你只是心直口快!” 
玉臂匠呆了一下,似乎突然憬悟过来,他收起了笑容,拿过刻字刀,低着头便又干他的一点一画的工作。 
“慢着,金二哥,刚才,你又笑,到底为的甚么?” 
“想到你和我躲在这里干这个,就要笑。” 
“你真是!”萧让顿一顿。“呵,金二哥,不应该笑。我们这,是非同小可的大事,是水泊里的机密呀:全伙儿,一百单八位弟兄,就只有,你,我,吴军师,参预这机密;便是宋公明宋大哥,他自己,也兀自睡在鼓里头呵!” 
从工作中再抬起头来的金大坚本已有一句话冲到口边:正因为恁地,更加逗的人要笑呵!可是望见萧让的那样庄重的脸色,便不好说出来,只撮起嘴唇做了一个怪相,算是百分之几的抗议。 
这也瞒不过精明的萧让。料到这玉臂匠还有几分不了解,——几分不懂得吴军师的“策略”的奥妙,他萧让猛可地担起心事来了。和玉臂匠原是老朋友,知道这位朋友的嘴巴原来靠得住,和他手里的刻字刀一样可靠——从没放松一丝一毫,但是眼前这“石碣”的事儿太重大了,他萧让便觉得很有再切实叮嘱一番的必要。 
然而要把吴用的“策略”解释明白也颇困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的勾当,本来全靠的“公平”二字叫大家心悦诚服;都是受不过冤屈,才来这水泊里落草的。失却了“公平”,也就不配做绿林好汉。同是头领,同是忠义堂上的虎皮交椅,诚然也还有个第一第二之分,但这是纪律呀!没有不守“纪律”的绿林,而况“主座”属谁,也该付之公议,不应当有私心,弄诡诈。不幸的是军师吴用今回的“策略”看起来太像是诡计了。 
这么想着,萧让的想要说服金大坚的勇气很不体面地便短了一半。他偷眼看他的伙伴。刀尖落在石头上发出“滋拉,滋拉”的声音,仿佛是金大坚的暗笑;然而金大坚当真并没笑,他在那里认真地工作。 
这使得萧让心里略略安定一点。毕竟这位老朋友还可靠。摸着稀落落的几根短胡子,萧让再把军师吴用嘱咐过的话语想了一遍,然后轻声儿慢慢儿说: 
“金二哥,你看,玉麒麟比宋大哥如何?” 
“都是江湖上闻名的好汉呵!” 
玉臂匠头也不抬的回答了。 
“哦——金二哥;好歹,总有个,高下罢?” 
“人总是成群打伙的。和卢员外亲近的一伙儿自然说卢员外好哪。” 
“不,不,不!金二哥,是和卢员外出身相仿佛的人,才都说卢员外好。” 
玉臂匠不很了解似的定睛瞅着萧让。 
“金二哥,你总知道,我们一百单八人,不是一样的出身呀。如像白胜兄弟,他原是破落户泼皮;阮氏三兄弟,石碣村的渔民;孙二娘开黑店,公孙军师是游方道士,李俊、张横,做水面上的勾当:这算是一伙儿。五虎将的关胜、呼延绰,他们,原是朝廷命官,派来打梁山的;便是卢员外自己,先前何尝不是跟我们作对的?所以这是又一伙了。金二哥,现在,你该明白吴军师的妙计了罢?” 
没有回答。萧让悠然摸着胡子,仰天微笑,自己得意刚才的一番从吴军师那里拾来的话语。 
有这石碣,两伙人便会合成一伙儿么?这样的意思也曾在金大坚心中一动。但是不失自知之明的他素来知道自己的嘴巴不济事,所以还是不出声,只着眼睛,用半个脸笑。 
突然萧让站起来,踅到房门口,在门缝里张望了一会儿,然后又回到金大坚身边,满脸庄重气象,凑着金大坚的耳朵急促地轻轻地说: 
“二哥,俺水泊里这两伙人,心思也不一样。一伙是事到临头,借此安身;另一伙却是立定主意要在此地替天行道。二哥,依你说,该是谁来做山寨之主?” 
“哦!原来却是恁地!何不依了黑旋风的说法,爽爽快快排定了座位,却又来这套把戏,鸟石碣,害得俺像是做了私事,当着众兄弟面前,心里怪难受!” 
玉臂匠再也忍不住了,当的一下,把刻字刀掷在石碣上,大声叫将起来。这一爆发,真是圣手书生萧让所不料的。他往后退了一步,学着军师吴用的神气,只管摸胡子。 
“二哥,话虽如此说;事情,却不能如此办。也须叫人人心服呀。单是替天行道杏黄旗上的一个‘天’字,还不够;总得再找出些‘天意’来。这便是吴军师的神算妙计!” 
“天意!天意渺茫,就叫我们来替‘天’行意?” 
萧让沉吟着踱方步。他时时把眼光往金大坚身上溜。军师吴用的高见是不错的,玉臂匠金大坚无论如何不会了解这“策略”的作用。但自己曾在吴军师跟前力保的是什么呢?金大坚的嘴巴靠得住。是凭了十多年的老交谊,他萧让才敢这么担保的,然而现在,好像有些不稳。他偷眼再瞅着他的伙伴,没有什么异样。滋拉滋拉地又在那里刻字,一条好臂膊上的肌肉突起来像是些榾柮儿。 
总算放下一半心,萧让再回到太师椅上时,猛听得金大坚又掷过来一个怪问题: 
“旁的不管,只是,萧大哥,我们算是哪一伙?” 
萧让愕然了。军师吴用从来不曾和他谈到这个。仓卒间他搬不出吴用的话语来应付。很想说是属于宋大哥那一伙,可是又觉得碍口。 
看见萧让也有对答不来的时候,金大坚却呵呵笑了。这笑像是一瓢冷水,浇得圣手书生毛发直竖。 
“我们,——我,既不是赵官儿的什么将军,教练,教头,也不曾偷鸡摸狗,开黑店,大江心里请客官吃板刀面。我们是靠手艺过活的。我刻东岳庙的神碑,也刻这替天行道的鸟碣。就是这们一回事。提起什么天呀道呀地呀,倒是怪羞人呢!” 
仿佛抖落了一口袋子的金钱似的,金大坚自己也不很相信竟会这样地滔滔发议论。他的拿着刻字刀的右手突在空中划一个圆圈,又兴奋地加了几句: 
“看来我们水泊里最厉害的家伙还是各人的私情——你称之为各人的出身;我们替‘天’行的就是这个‘道’呢!” 
萧让楞着眼睛,只能摸胡子。直到金大坚的刀尖和石头相触的声音再鼓动他的耳膜时,他这才醒过来似的率然问: 
“是机密呢!金二哥?” 
“我当作从前给人家私刻关防一样,决不走漏半个字!”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交代刻石碣是“秘密工作”,后文又反复称之为“机密”“策略”等,说明这虽是军师吴用的诡计,但对梁山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B. 萧让“想要说服金大坚的勇气很不体面地便短了一半”,是因为梁山上的英雄都是为追求公平而来的,冒充天意来排座次实在太像是诡计了。 
C. 小说中写到金大坚起先对刻石碣一事认识模糊,认为很可笑,到结尾经过萧让的教育帮助,他领会了军师吴用的意图,决定严守秘密。 
D. 萧让把水泊梁山上的108将分成两伙,这种分类有些简单、武断,所以当玉臂匠金大坚问“我们算是哪一伙”时,萧让就“对答不来”。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多次写萧让“摸胡子”的动作,突出他说话“轻声儿,慢慢儿,两字三字一顿”形象刻画出他从吴用处接受刻石碣的任务后的自得心态。 
B. 小说写金大坚的“笑像是一瓢冷水,浇得圣手书生毛发直竖”,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表现了金大坚不以为然的态度和萧让无所适从的窘态。 
C. 小说设置巧妙,军师吴用在小说里没有出场,小说对他采用的是虚写;玉臂匠金大坚、圣手书生萧让是正面出场的人物,小说对他们是实写。 
D. 小说的题材来自《水浒传》,文中很多语言出自《水浒传》,让读者阅读时有一种重读《水浒传》的亲切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8. 小说中的金大坚与萧让对刻石碣一事的认识并不相同,但都投入身心去完成任务。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两个人物的。 
9. 《石碣》取材于《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其中,石碣是否为上天所降之物是《水浒传》里的一个空白点,茅盾利用这一空白点,设计出这段石碣从何而来的额外情节。请从材料处理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答案】6. C    7. B     
8. 动作描写。作者描写金大坚“扑哧一声地笑起来”“当的一下,把刻字刀掷在石碣上”等,写出他耿直坦荡的性格,作者描写萧让“慢慢地摸胡子”“悠然摸着胡子”“沉吟着踱方步”等,写岀他的踌躇满志和犹豫。语言描写。金大坚的语言尖锐明确,突出他的正直、坦白。萧让的语言含蓄、委婉,表现他的城府深、思虑远。对比手法。通过金大坚和萧让的对比来刻画两人形象。突出萧让的胸有城府,金大坚的心胸坦荡。     
9. 从材料来源上说,本文取材于《水浒传》,作者利用石碣是否为上天所降之物这一个空白点,虚构了这段石碣从何而来的额外情节,推陈出新,“旧瓶装新酒”,材料处理新颖别致。作者的虚构表现为对原有材料的再创造,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对话内容、语言风格能继承《水浒传》。小说以《水浒传》中的故事为基础,以虚构为手法,体现出一种创新思维,力图采用改变叙述角度和调整故事兴奋点的策略,来援引历史文化典籍进入现代小说的创作视野。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C.“到结尾经过萧让的教育帮助,他领会了军师吴用的意图,决定严守秘密”错误,金大坚决定严守秘密,不是因为领会了军师吴用的意图,而是因为意识到刻石碣关系到自己的“私情”,符合自己“靠手艺过活”的观念。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B.“用比喻、拟人手法”错误,“笑”像“冷水”是比喻,“笑”是视觉,“冷水”是触觉,是通感,“浇得圣手书生毛发直竖”是夸张修辞,这里用到的是比喻(或通感)、夸张的手法。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塑造人物手法的能力。 
动作描写:“靠在太师椅上慢慢地摸胡子的圣手书生萧让轻声说”“萧让得意地摇着头”“没有回答。萧让悠然摸着胡子,仰天微笑”描写萧让“靠椅子”“摸胡子”“摇头”等动作,一方面写出萧让对军师吴用的计策踌躇满志,因此悠然、得意,一方面写出他有些犹豫,因此慢慢地摸着胡子。“玉臂匠再也忍不住了,当的一下,把刻字刀掷在石碣上,大声叫将起来。这一爆发,真是圣手书生萧让所不料的”描写玉臂匠听到萧让的话之后的动作,扔刻字刀,大声叫,体现出人物的性格坦荡、耿直。 
语言描写:“金二哥,你看,玉麒麟比宋大哥如何?”“都是江湖上闻名的好汉呵!”为语言描写,萧让问玉臂匠二人如何,意在试探;玉臂匠直接回答二人都好,毫无心机。 
对比手法:通过对人物动作和语言描写的分析可以看出,萧让和玉臂匠两人性格截然不同,一个政治坦荡,毫无心机,一个胸有城府,深谋远虑,可见本文还运用了对比手法。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特征的能力。 
题干要求学生分析文本的特征,可以从小说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塑造、取材等角度进行分析。 
就材料来源而言,本文来源于《水浒传》,但是又对材料进行了处理,文章情节为虚构内容,《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设计推举宋江做了水泊梁山的头把交椅,本文以此为基础,虚构了小说内容,对材料的处理很新颖。同时,本文以《水浒传》中的故事为基础,通过萧让和玉臂匠两人的对话讲述水浒的故事,对经典小说进行再创造,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对比描写塑造人物,既塑造了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又继承了《水浒传》的艺术风格,还改变叙述角度和调整故事兴奋点,以现代文学的模式进行讲述,具有创新思维。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冈野金哉《世界上最好吃的江米条》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安·鲁尔福《你没有听到狗叫吗?》阅读练习及答案
国木田独步《巡查》阅读练习及答案
郭保林《大漠走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文颖《桥头羊肉店》阅读练习及答案
《宝黛共读《西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指尖《骑自行车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张洁《一生太长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雨雪雾回故乡》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海红《樊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修文《万里江山如是》阅读练习及答案
斯蒂芬·里柯克《我的鱼塘》阅读练习及答案
《在困难的日子里》《这束淡弱的折光》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芥川龙之介《秋山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霞《乡愁的味道》席慕容《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库尔特·库森贝格《匆匆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薛培政《乡贤赵五爷》阅读练习及答案
《鸬鹚与老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付秀宏《目送雁南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波列沃依《贡献》阅读练习及答案
杉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纸的胜利》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映山《作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B·V·劳森《痴迷》阅读练习及答案
山田咏美《经历过晚年的孩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尤里·纳吉宾《冬天的橡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赫尔曼·黑塞《水彩画》阅读练习及答案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花园茶会》阅读练习及答案
冰心《记萨镇冰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揭方晓《酒监王伯杨》阅读练习及答案
《奇医·奇方》阅读练习及答案
纳博科夫《木精灵》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昊《我的英雄》阅读练习及答案
草明《秦垄的老妇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凤雄《私塾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霍桑《威克菲尔德》阅读练习及答案
狄更斯《难忘的生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安德烈·马卡罗夫《姑妈的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威廉·福克纳《烧马棚》阅读练习及答案
保罗·拉斯科《火灾》阅读练习及答案
约翰·高尔斯华绥《时代变迁》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